创作者不是复制匠,而是跨界的猎人。这句「一个漫画家,如果只对漫画感兴趣,是画不出好漫画的」听上去像是老生常谈,但落到创作实践中,其实分量不轻。要想画出好漫画,光靠“喜欢漫画”是不够的,甚至——只喜欢漫画,反而会局限你。很多顶级创作者都深谙此道:创作的源头从不只来自同行,而是来自别的领域,然后化为己用。手冢治虫痴迷迪士尼动画,把电影蒙太奇、镜头语言直接引入漫画,是日本“电影式叙事”漫画的开创者;鸟山明5岁就沉迷动画,但真正让他“进化”的,不是天天看漫画,而是从模型、机械、电影里吸收了大量审美养分;就连鸟山明的编辑——鸟嶋和彦,当年对JUMP漫画不感冒,跑去看别的杂志学习怎么打造内容,甚至重刷动画来理解节奏与情绪控制;再往西看,毕加索说过:“好的艺术家抄袭,伟大的艺术家盗窃。”乔布斯也引用过这句话。说白了,这些人都明白一件事:创作者不是复制匠,而是跨界的猎人。
而只看漫画,只会画“像漫画的漫画”一个只看漫画的人,很容易陷入“技术细节”的循环,关注的是画得够不够帅、构图够不够炸、分镜够不够顺。但这些东西,只是术,不是道。“道”从哪儿来?——生活、文学、电影、哲学、旅行、人情世故、时代脉搏……好漫画家都是好观察者,对世界保持开放、敏感的感知力。你看那些真正打动人的作品,往往不仅仅画得好,更重要的是:有想说的东西,有真实的感受,有对世界的立场。兴趣的宽度,决定创作的深度鸟山明的世界观为什么那么有趣?你仔细看,《龙珠》是武侠 + 科幻 + 公路电影 + 恶搞喜剧的拼贴体。他不是“创造”了这一切,而是把他从生活中看到、喜欢的元素拆开来、揉进去,才拼出一个独一无二的“鸟山明宇宙”。再比如藤本树,他是个狂热电影宅,不止一次说“电影影响我远比漫画多”。所以你看《电锯人》那种节奏感、剪辑感、台词留白,完全是电影语言。漫画家,不止是画手,更是编导、作家、思想者说到底,一个好漫画家不只是会画,更要会想,会感知,会讲故事。这是一种综合能力,而这种能力,光靠看漫画是练不出来的。你得去看电影、读小说、读历史、听歌、观察社会、聊天、恋爱、受挫、走神、感动……你得活在现实里,也得有勇气脱离它。所以鸟山明说这话,不是反对喜欢漫画,而是在说:“如果你的世界里只有漫画,那你的漫画也不会有世界。”画好漫画,是术与道的融合。术是技巧,道是洞察。而“道”,往往藏在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里。等你积累得够多,就能把它们揉进画格里,让读者觉得:“这个漫画,好像真的懂我。”
展开剩余10%发布于:湖南省证券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