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美国海军要在菲律宾巴拉望岛西岸,紧挨着南海的地方,建一个舰艇维修设施。这地方离我们的仁爱礁只有257公里,几乎是贴着脸了。消息一出,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。
可有意思的是,这个所谓的“设施”,说白了就是两个活动板房加一台小起重机。一个板房开会,一个放杂物,起重机也就吊个5吨重,顶多修修橡皮艇和巡逻艇。这规模小得有点滑稽,但它偏偏选在了这个节骨眼上,建在了这个最敏感的位置。
这就像是在棋盘最关键的位置,轻轻放了一颗看似无足轻重的棋子。它的实际作用可能不大,但它代表的姿态,以及背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,才是真正让人无法忽视的。况且,这还只是开胃菜,明年美军还计划在克拉克港和苏比克湾建大型仓库,那才是重头戏。
这个小小的维修厂,战略意义远大于其实用价值。菲律宾的港口传统上多在东岸,离南海远。现在把维修点直接怼到西岸,等于给菲律宾在南海前线建了个“加油站”和“修理铺”,能大大提高他们小船出来骚扰的频率和续航能力。
美国人很会玩这种文字游戏。美国大使馆反复强调,这只是“维修设施”,不是“军事基地”。这话听着没毛病,但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。一旦中菲真的在海上擦枪走火,中方的反击万一碰到了这个有美国人进出的“维修厂”,那算不算攻击“美方资产”?
这就给美国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。到时候要不要介入,怎么介入,完全可以看心情和利益来定。这种模糊不清的界定,就是一个预先埋下的钩子,专门等着鱼儿上钩。这套路,在乌克兰问题上,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面对这种局面,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却显得异常“淡定”。他最近直接跟路透社摊牌,说他认为中国短期内不可能打菲律宾,这事跟美国谁当总统没关系,中国有自己的大计划,不会轻易被南海这点事牵着鼻子走。
他这番话的潜台词很明确:我吃定你了,知道你不想把事情闹大,不想跟美国正面硬碰。所以,我这边可以继续配合美国搞点小动作,既能拿到美国的援助,又能恶心你,而你大概率会选择忍耐。这是一种基于对大国博弈自以为是的判断,所进行的一场高风险赌博。
这种心态,也让菲律宾在外交上越来越敢说。特奥多罗前脚刚要求中国带头销毁核武器,后脚就质疑中国签署《东南亚无核武器条约》的诚意。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防务问题,而是主动在各个领域挑起对抗,把自己彻底绑在美国的战车上。
美国的算盘,从来都是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。它希望在南海有个听话的“代理人”,能不断地去消耗中国的战略精力和资源。菲律宾,就是它现在选中的最佳角色。通过提供一些有限的、定义模糊的军事支持,让菲律宾产生“老大在背后撑腰”的错觉。
可一旦冲突真的升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,美国会不会为了菲律F宾而与中国开战?历史和现实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。美国防长自己都说不想和中国起冲突,而在过去的海上对峙中,美军舰船更是有过掉头就走的“名场面”。
美国想要的,不是一个强大的盟友,而是一个好用的棋子。它乐于看到菲律宾在前线冲锋陷阵,自己则在后方通过递刀子、喊口号的方式,实现其地缘政治目的。对于菲律宾而言,把国家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这种虚无缥缈的“安保承诺”上,无异于与虎谋皮。
从军事实力上看,中菲之间完全不在一个量级。别说解放军,光是中国海警的力量,就足以应对当前的海上事态。中国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保持着极大的克制,不是因为怕,而是不想掉进别人挖好的陷阱里。
中国要维护的是整个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,要顾及的是与东盟国家的整体关系。如果因为菲律宾的挑衅就轻易动武,正中某些域外大国的下怀,只会把整个地区拖入动荡的泥潭,打断自身的发展节奏。这种战略定力,恰恰是自信和成熟的表现。
但耐心终归是有限的。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已经把话挑明了,当着菲方的面警告:“损害中国利益,必然要付出代价!”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外交辞令,而是一个清晰的、不可逾越的红线。继续在危险的边缘试探,最终只会引火烧身。
南海这盘棋,看似是菲律宾在前台表演,实则是中美两国在背后角力。菲律宾试图利用大国矛盾火中取栗,却可能高估了自己作为棋子的分量,也低估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。在这种错判之下,所谓的“有恃无恐”,更像是一种“无知者无畏”。这场由一个小小活动板房引发的博弈,最终会走向何方,取决于局中人是否能保持最基本的清醒。
证券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